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是什么意思(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是怎么来的)

yxiaolang 2022-02-12 67次阅读
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而安理会中影响最大的国家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因为他们有“一票否决权”,可以推翻得到众多国家赞成的安理会决议。那么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防止世界大战的悲剧再次爆发并巩固一战的胜利成果,一战战胜国成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球范围的主权国家组织——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如今联合国的组织架构很多都参考了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分别是全体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其中全体大会类似于联合国大会,是名义上的最高机构;行政院类似于联合国安理会,是实际上的核心机构;秘书处则负责处理国际联盟的日常事务。 行政院本由五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但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而德国和苏联分别于1926年和1934年成为常任理事国,所以国联的常任理事国总数共有六个。 虽然有常任理事国,但国联行政院表决的原则是“多数一致”,即只要有一个国家不赞成,该决议便不得通过。按照“多数一致”原则,国联根本无法处理大国矛盾。所以随着德日意等轴心国的退出,国联基本是名存实亡。 二战后期,美苏英开始围绕建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谈判。美英两国最初想让联合国和国联一样按照“多数一致”原则表决问题,但遭到了苏联的激烈反对。最后苏联表示:如果采取“多数一致”原则,苏联阵营将不参加联合国。 如果苏联不参加,那么联合国就会跟国联一样名存实亡。对于美英来说,“大国联合管理全球”比“大国单独支配半球”更为有利。最后在联合国表决程序的问题上,美苏英三大国确定以“大国一致”为基本原则。 所谓“大国一致”原则指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任何决议都必须得到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九票以上同意才能通过,这也就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由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