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泾阳:小番茄“身价”过亿

    泾阳县云龙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示范园里,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2月18日摄)。 本报通讯员 谢涛摄 2月17日,在陕西省泾阳县安吴镇高村的蔬菜大棚内,一株株西红柿长势喜人,藤蔓上挂满了累累硕果,村民正在采摘、分拣、装箱。 “我们运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实现了沙瓤西红柿的高效种植,培育出的西红柿皮薄肉厚、酸甜可口。”泾阳县小卫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小卫说。 “番茄万千,泾阳领‘鲜’。”如今,“泾阳西红柿”入选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还被...

    2025.02.25

  • 从田间地头到海外市场

    河南信阳商城县 丝瓜络出海 本报记者朱佩娴 “叮叮叮……”深夜,河南信阳商城县电商产业园一间办公室里,接连不断的网上订单成交声,让杨淑娟喜笑颜开:“我们这儿农村挂在篱笆上的家常物件,在海外能卖十几美元,现在卖得特别火!” 杨淑娟是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商城县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 她所说的“农村家常物件”,就是丝瓜络——丝瓜成熟后,经过晾晒、剥皮、去籽,变成了信阳农户家的天然清洁用具。 商城县位于大别山区,不靠海不沿边,如今却闯出了一条从田间...

    2025.02.14

  • 搭棚子、挖池子、买苗子……你们就这么“水灵灵”地养上虾了?!

    二月的东北,冰天雪地。在吉林省龙井市三合镇北兴村的一栋温室大棚,一群群大虾在水池的水草间自由穿梭,几个来自全国多地的“00后”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打算通过“跨界”创业,助力边境乡村振兴。 2024年,1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毕业生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卫国戍边”专项来到吉林省的边境村落工作。来自山西和内蒙古的四名志愿者来到了北兴村。 北兴村垂钓园里的休闲区。新华社发 春节过后,陆续返村的几个年轻人已经忙活起来。温室里...

    2025.02.09

  • 小盆景带来致富增收大产业

    雀梅、罗汉松、九里香……走进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只见数百盆造型各异的岭南盆景整齐排列。蛇年春节期间盆景市场火热,赤坭镇也迎来了盆景销售旺季。 数据显示,赤坭镇花卉、盆景种植面积超5万亩,赤坭镇拥有超2万名盆景行业从业者,约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产业发展也带动村民致富增收,2024年,赤坭镇盆景销售超4400万盆,盆景特色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 赤坭镇村民从事盆景行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村民们在自家培育,只能卖树根等半成品,处于盆景产业链的前端。如何提升产品附...

    2025.02.06

  • 江西东乡:“跑山鸡”跑出致富路

    未进树林,先闻鸡鸣。冬日,走进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珀玕乡大部村,成群的土鸡在林间奔跑、觅食。农户们穿梭在树林中,捡拾地上的鸡蛋。 抚州市东乡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部村林下养殖基地目前存栏土鸡7000余羽,十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跑山鸡”跑出了一条致富路。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珀玕乡大部村,成群的土鸡在林间奔跑、觅食。东乡区委统战部供图 “咱村的鸡在田间奔跑、觅食,呼吸着新鲜空气,食用的是天然的虫子与谷物,鸡蛋虽个头不大,但健康又安全。”走进...

    2025.01.07

  • 中国新闻网

    深冬时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的江西久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辣酱香味,工人们正用力翻炒着锅中的酱料。 “扬子洲辣酱是南昌有名的特产,一罐美味的辣酱,是当地人无可替代的味蕾唤醒剂。”江西久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陶九筷介绍,东湖区扬子洲镇的辣酱制作工艺,在当地传承了百余年,是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图为江西久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陶九筷正在直播间推销辣酱。 罗云 摄 作为南昌东湖区扬子洲镇辣酱制作工艺的第五...

    2025.01.07

  • 哈密“绣郞”带着绣娘团队走上致富路

    来自新疆哈密的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热情地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他手边的维吾尔族刺绣产品。 “先画图样,画完后剪出来贴到布上,照着绣。大概一个礼拜才能绣出来一个花帽。纯手工的,机器用不了。”卡德尔说。他又演示了如何用硬牛皮纸把布料撑开、定型,“成型以后,安上花边,一个帽子就做出来了”。2007年,他第一次完整制成的刺绣作品就是一顶花帽。 哈密曾是丝绸之路重镇,长久地浸润在文明的交汇处。我们今天看到的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就是历史文化的结晶。这里的刺绣以从大自然...

    2025.01.04

  • 传统红薯片 致富新产业

    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禾亭镇立足本地传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种植、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群众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中国传统村落宁远县禾亭镇小桃源村(央广网发 李严军 摄) 冬日里天气晴好,正是加工红薯片的最佳时节。小桃源村各家各户的平房上,搭着木架子,钢丝网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薯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村民王友宣夫妇忙着蒸煮红薯、去皮、切片、晾晒。他家今年采挖了八千多斤红薯,趁着这段时间天气好,连夜加工成红薯片。...

    2025.01.04

  • 德州女孩回乡创业养牛 致富路上“牛”劲十足

    在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有这样一位女孩,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乡创业进行肉牛养殖,在高质量发展肉牛养殖的基础上,又转型直播带货销售鲜牛肉,带领群众致富。 眼前正在直播的是李媛,每天晚上是她固定的直播时间。在直播过程中,李媛详细介绍鲜牛肉的营养价值、烹饪方法以及直播间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一场直播大约有七千多人观看,我们现在一晚上大约卖个七八十单,能卖一万多块钱。”李媛告诉记者。 1999年出生的李媛,2...

    2025.01.04

  • “码农也是农”,90后博士集装箱里“拼”种菜,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植物工厂把‘优雅’生菜种得这么大。”看着45天里种出的460克“菜王”,叶菜侠队队长解晓巍期待着赛后和其他“学院派”团队的博士队员们讨论合作,“看看能不能出个课题或学术论文。” 创新的实践型比赛课题、“学院派”和“产业派”的同台竞技及以赛促学的氛围,这些是“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一直以来的“打开方式”。 2024年12月27日,2024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收官。本届大赛要求参赛队伍在规定的预算范围内,将一只20英尺的集装箱改...

    2025.0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