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马来西亚
建交时间:1974年5月31日
读中学时,课本里介绍明朝郑和下西洋,经过了马六甲,就是今天的马来西亚。
这是第一次接触到马来西亚,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完全没有概念。
后来又读了抗战史,又知道了一位马来西亚爱国华人陈嘉庚,才晓得那里有不少华人。
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叫“巫统”
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来源于一个奇怪的词汇。
读书时,电视里面播马来西亚的新闻,总会听到一个名词“巫统”,这是马来西亚执政党的名字。
当时年龄小,还很纳闷: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怎么会叫“巫统”?跟巫师有什么关系?
对马来西亚的初步印象,就是从这个奇怪的政党名称开始的。
马来西亚在我们这里打开知名度是在90年代。
当时出境游开始兴起,那时候最出名也是最主流的路线就是“新马泰”,这里的“马”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马来西亚。
那个时候,“日韩一周游”、“欧洲十日游”、“北美半月游”这些更高档次的旅游路线还没出现,能去一趟“新马泰”,还是很时髦的事情。
至今马来西亚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还是旅游,这也是东南亚国家最大的优势。
这位老干部创下任职世界纪录
小时候,最有印象的马来西亚人就是那个“巫统”话事人马哈蒂尔。
东南亚这个地方,好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任职时间都在20年以上。
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当了31年总统。
新加坡的李光耀当了35年总理。
菲律宾的马科斯当了21年总统。
马哈蒂尔的任职经历更是神奇:
从1981年开始当马来西亚总理,一口气当了22年。
2003年辞职。
按理说老同志就功成身退,安全落地了。
谁也没想到,15年后,马哈蒂尔再次当选马来西亚总理,这个时候已经93岁了,这也算是创下出任国家领导人最高年龄纪录。
领导人送孩子主动学习中文
总体上马哈蒂尔领导马来西亚几十年,跟我们的关系还是可以的,至少比印度尼西亚强。
马哈蒂尔虽然算不上我们的老朋友,但至少也没出过什么幺蛾子,大家相安无事。
马来西亚在我们的邻国好感度名单上,大概属于中间偏上水平。
这大概是多方面的原因。
1.不像日本、印尼、越南那样有历史上的纠葛,不存在互翻旧账的问题。
2.有领海争议,但并没有日本、印度那样激烈。
3.马来西亚华人在群体和文化上保持相对完整,也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人文基础。
4.历届马来西亚领导人对我们都持友好态度。
跟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不同,马来西亚尽管也处在老美的压力之下,但很少选边站,基本上是谁也不得罪。
甚至有些马来西亚领导人还主动把孩子送往北京学习中文。
这在其他东南亚国家几乎是罕见的。
活跃在内地的马来西亚华人明星
马来西亚另一个优势是其他任何东南亚国家都没法比的。
那就是拥有一大批活跃在我们这里的华人明星,这也加深了对马来西亚的印象:
唱《勇气》的梁静茹是马来西亚的;
唱《童话》的光良是马来西亚的;
武打女星杨紫琼是马来西亚的;
巫启贤、曹格、戴佩妮、张栋梁都是马来西亚的。
刘德华的夫人朱丽倩出身马来西亚华人望族。
另外多说一句,当年与林丹一起在我们网上刷屏的马来西亚羽毛球选手李宗伟,也是华裔。
朋友们,说说你对马来西亚的印象。